《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时间:2020-07-04 08:04:04 成长心理 我要投稿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精选4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精选4篇)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1

  暑假读了张兴华老师的《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一书,这本书贴近我们教师的教学实际,让我受到不小的启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不小的帮助。

  张老师认为:教学要能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才能成功。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本身并不是眉的。只有在准确解读和把握儿童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努力调适数学教学,使其尽可能地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才能真正创造出最适合儿童的数学教学,并发挥数学教学的最大效益。实际上,好的数学教学须指向儿童的学习,并建立在儿童的学习心理之上。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利他们能动地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意义。

  儿童思维偏重感性,抽象思维并不发达,但能凭借具体材料进行逻辑推理。于是我提出,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让他们经历“选择性知觉——短时记忆——编码——长时记忆”的认知过程,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并建构起相应的数学理解。此外,儿童的概括思维比较弱,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具体材料。教师除了提供一般的具体材料,还要注意提供变式材料,提高概念的概括程度;提供反例材料,以反激正,提高辨别程度。儿童具有好玩、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品质,那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小游戏让学生“玩”起来,用丰富多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起来,用充满激励的小比赛让学生“比”起来,用多姿多彩的小故事、小悬念、小谜语等让他们“好奇”起来。而一旦学生的这些个性心理倾向在数学教学中获得极大满足,他们对于数学本身便建立起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与愿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便由此得以确立。

  张老师认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教学必然是精致的。

  教学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其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与独特个性不亚于其他任何的艺术门类。然而,这种主观能动性与独特个性却又不是教师个人教学艺术与见解的无限度自由发挥。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儿童,他们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恰是我们展开数学教学所必须要遵循的。由此,教学的这种外在约束便也成就了其内在规定性,并最终在教学语境下展现出其精致而细腻的一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教学必然是灵动的。顺应不只表现为对儿童学习心理的迁就,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能够与儿童内在的学习心理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教师外在的教与儿童内在的学在教学的现实语境中达成一种和谐共振的最佳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维和着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教学活动的外部节奏与学生内部的精神生命节奏之间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样的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师抑或学生,其思维与精神世界无疑是灵动的,并处于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之中。

  当然,具体来说,精致与灵动的教学首先表现在教学语言上。语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教学,其语言必然会呈现出精致与灵动的风貌。这种语言应该是清晰、准确的,能够有效传递丰富的数学信息,表达教师对数学的准确理解与把握。这种语言应该是活泼、灵动的,机智与幽默是其重要的外部特征。这种语言还应该是极富感染力的,轻重缓急之下、抑扬顿挫之间、疏密虚实之外,展现出的是教师对数学内容的精确理解,更是对儿童思维的精致引导。

  其次,精致与灵动的教学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数学活动连缀而成的。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要想符合,数学活动首先应是精致的。活动的设计意图应精准指向童的思维兴趣与数学理解,活动的具体展开必然处处考虑儿童的实际感受与可能水平,活动的最终效果也必须以儿童的内部发展为评判。一句话,我们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所有活动都应最终符合儿童的实际需求,并最终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要想符合,数学活动还应是灵动的。活动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地观察、体验、思考,从而在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中发展起自身的数学思维。

  书中在讲到建立表象和提取表象这个问题中,张老师讲的教例就很有启发性。表象是客观事物经过主体感知以后再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抽象概括性双重特点,利用这个特点,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一些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时都可以用到。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的时候,让学生先看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然后闭上眼睛,脑子里想一下1厘米的长度,然后睁开眼睛用两个手来比划下1厘米的长度。这里的教学就是充分应用了这个特点,先让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是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接着让学生用手比划,不仅深化表象,而且还将刚建立的表象提取和外化出来,借此还可以检验学生脑中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是否正确,做出了及时的评价。同样,这为后面的根据不同事物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唤起和提取表象中,张老师讲到了一个一年级的问题:小朋友排队,从前数起或者从后数起,小明都排在第6位,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这里老师用代表小明,用代表○排在小明前面的小朋友,同样也用这样的方法排一排小明后面的小朋友,学生都可以顺利的排出○○○○○○○○○○,这样就可以列出5+1+5=11的解答。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到了教学上车下车列式的问题,还有小鸭子过河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解决。题目是这样的:鸭妈妈和15指小鸭过河,第一次只过去了8只,还有几只小鸭在岸边?这里就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鸭妈妈和小鸭,一共就是16只鸭子,过去了8只,应该还有8只在岸边,这样孩子就不会遗漏掉。再比如小鸟飞走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先画张图来看看,唤起脑中既有的表象,使之外化成具体的形象,帮助解决数学抽象问题。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2

  心理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因为在上学时就已经接触过这门学科,而且感觉在工作中也一直用着它。说它陌生,虽然一直在用,但又觉得掌握的不透彻。暑假中再次重温了《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让我再次体会到特级教师张新华的教学魅力。张兴华,著名特级教师。他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数学教学心理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流派。

  曾经,有人认为,小学的数学嘛,应该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可依,真正进行了数学教学之后我才发现,数学教学并不如他人想象中那么简单,而真正要教好数学更是需要付出一番努力。阅读了张老师的《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现在我真正地感到“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值得我们学习、钻研,有时觉得很简单的事物越是值得我们去研究!

  这本书张老师从《知识的形成和习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发展》、《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每一章节张老师都结合了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细致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并对如何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读后收获良多。

  刘墉先生在《中国学生的通病》一文里面提到:中国学生“好奇但不爱发问”“有问题往往拿去问同学,却不去问老师,因为他们怕自己的问题幼稚,惹得同学笑话;又怕问的东西简单,显得自己浅薄;还怕问得太多,让人觉得爱表现”。想想说得还很有道理,学生比较喜欢“老师发问他思考”。在高年级,甚至有个别学生喜欢“别人发问,别人思考,别人回答,我听听”的情况。那这些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喜欢被别人牵着走。在《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张老师说“发现问题更重要”。因为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实施实施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问题的提出是求知者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蓄,主动地、新颖的'、独特的、个性感知的展示。美国衡量教育标准之一: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若把老师问住就算成功。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是新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会发现问题到发现有质量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是需要进行长期指导,反复训练的。

  1、提供发现问题的示范。

  学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发现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发现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要发现得有价值。

  问题的发现要“准”、要“精”。对认真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提问,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多提问。在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及时的表扬,还要让学生将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其他同学分享,让更多是学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3、教师要起到好的指导作用。

  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在表述上不够准确,在把握上可能也不够精准。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在学生闪烁思维火花,却是“雾里看花”时,教师的启发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积极引导,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促进课堂更精彩的生成服务。

  书好似读完、看完,但我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书中谈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再次回味,再次思考。惟有反复不断的阅读,细细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多地理解儿童,走近儿童,走进儿童的心理。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3

  暑假里认真研读了“朱玉如工作室”推荐并赠送给大家的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的著作《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一书。记得刚读师范的时候,张兴华老师编的这本书就作为选修教材,那时就感叹教学的每一个成功的教学环节都与枯燥的心理学理论相契合。工作后,数学教学心理学却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少教师由于缺失数学教学心理常识,出现误读误用心理学概念等现象,重申了数学教学心理的重要性。张老师认为,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特点究竟怎样?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怎样的?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哪些?怎样按照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这些正是小学数学教学心理所要回答的问题。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富有成效,多半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的原理、规律与实践的结果;经典的、引人注目的教学设计,在其背后往往都能找到数学教学心理学的内核。因此,深刻理解并正确利用数学学习心理显得十分必要。

  张老师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表象、变式与反例、迁移、建构”等常见的心理学概念及教学策略作了精彩的阐述,使我充实了教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又有鲜活的案例帮助内化理解,深刻体会了“读懂学生”的重要性,感受到教学有效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上。深入浅出的分析,生动贴切的举例,随手拈来、举重若轻,使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变得鲜活贴切,使原本混淆不清的心理学概念变得清晰明朗。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儿童数学学习世界的窗口,引领我们走近儿童心理、探究儿童数学学习的密码。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4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寒假阅读了数学特级教师张兴华老师主编的《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使我懂得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创新思维,教师自己也要有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的文章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全书包括“教学实例——心理分析——教学运用”三部曲。既独立成章努力呈现着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又把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每一章节张老师都结合了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细致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并对如何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读后收获良多。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找到教学的“亮点”。闲暇时翻看一下里面的内容,书中谈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再次回味,再次思考。

  读过此书,感觉书中的每一处,都值得我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深深反思。

  精彩一:本书中教学实录引发的思考。

  1、我边读中思考投射最多的是实录中教师那精彩的语言以及老师评价性语言。精彩的即时评价比比皆是,一句语言,不仅评价了学生,而且,站在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走进学生学习习惯中,给予指导,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方法保障。让我体会到教师的语言,是链接学生心理的一条丝带。因为就我而言,反观平时的教学,发现就有太多的随意性、盲目性,有些做法只从自身出发,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励语言太少。

  2、教教材还是教学生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拘于课本教材,备教材常常放在备学生之前。读了张老师的书,终于不再纠结。对于年青教师可能是想着怎么教好教材,对于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应想着给学生教什么,教什么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不能以教材上有没有,视为可不可以教学的标准。张老师的阐述让我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最佳位置的人应该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一种工作的常态,只有这样,教师才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课程内容的建设者与研究者。那怎样教好学生呢?书中不是理论的堆砌铺陈,而是以一个个话题和一个个经典案例来作最好的解说。

  精彩二:心理专业知识的阐述剖析

  张兴华老师用他专业知识,帮助我们剖析学生的心理。在这本书中,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关于心理学的那么多专业知识。书中对于心理学术语等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我们一线老师真正搞清楚了一些术语的本来意义,明白了心理学理论与我们实践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比如,关于“变式”这一术语,不少人会用错这些概念的,关键源于对概念理解的偏差。所谓变式,就是变换肯定例证的非本质属性,使学生在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事物所在的不同情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概括、更易于迁移。在概念教学中,说到变式,常常还要说到“反例”。什么是反例呢?反例就是故意变换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之质变为与之形似的他事物,在比较与思辨中反衬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认识概念,在教学中反例常常和变式一并提供。

  通过学习让我区分了:变式是多方面地从正面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话,而反例恰恰是从反面来反衬和激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学习中引用变式,能够让学生全面的把握问题本质,从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有了这些认识,在平时设计练习时,如果引入一组变式题,会给课堂增色不少,就会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

  本书中还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学习深思,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反复阅读的好书。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和教育主体。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张老师的《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在两个学科的交叉处进行研究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的理论。

  正如张兴华老师一直所讲的那样,教学应该懂点心理学,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学、驾驭数学教学。我会将书本中的方法运用到教学当中,让它成为我下学期教学的目标,为培养创新型学生而努力。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精选4篇)】相关文章: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范文02-03

《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07-04

《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育》读后感07-17

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状况分析报告09-14

儿童的心理与性格10-16

学习技巧与考试心理11-04

儿童学习英语的心理奥妙10-13

儿童厌食与心理的关系09-04

浅谈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11-10